您的位置:百姓彩票 >> 百姓彩票 >> 专题专栏 >> 第十二届中国统计开放日
铭记统计历史,不忘初心使命
2021年,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。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统计事业始终与祖国共命运、与时代同脉搏。伴随着历史的脚步,我国统计事业不断走向科学。一部统计史,既是历代统计人奋力创新的写照,也是统计事业发展的见证。下面带大家来了解一下“统计”的“前世今生”。
(一)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新生萌芽(1921年—1949年大革命时期)
毛泽东同志对湖南农民运动进行调查,写出了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。
土地革命时期,毛泽东同志在赣南苏区深入村镇、深入商户农户,对当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等各方面进行了周密翔实的调查研究,写出了《寻乌调查》《兴国调查》《长冈乡调查》等重要论著。
毛泽东在苏区开展的调查占其保存下来的调查内容72%,充分体现了求真务实的苏区调查精神。
1933年4月苏维埃政府在国民经济人民委员部内设立调查统计局。
(二)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探索发展(1949年—1978年)
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在财政经济委员会设立统计处。
1952年8月,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决定成立国家统计局,任命薛暮桥为局长,下设办公室、综合统计处、工业统计处、农业统计处、基建统计处、贸易统计处和交通统计处,共有人员440人。
1953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《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》,指出国家统计局为国家统计工作的领导机关。
1955年2月,开展了全国农家收支一次性调查,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农户抽样调查,也是我国大型抽样调查的开端。
1956年2月我国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、经常性的职工家计调查。
1962年刘少奇同志指示,统计工作必须实行垂直领导,一直垂到基层单位,史称“四四决定”。
1963年开展农作物产量抽样调查试点,全国性农产量抽样调查正式开始。
(三)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砥砺奋进(1978年—2012年)
1978年国务院批准恢复国家统计局,直属国务院。
1978年国务院印发《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实统计机构的决定》,强调必须建立起强有力的统计系统,实行统一领导、分级管理的体制。
1981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《关于加强和改革统计工作的报告》,明确了统计工作的任务、体制、人员配备。
1983年12月8日,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》,自1984年1月1日起施行。
1984年国家组建农村调查队、城市调查队,分别负责农产量抽样调查、农民家计调查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、职工家计调查和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调查。
1992年8月30日,国务院发出 《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》,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计划经济时期的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(MPS)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民账户体系(SNA)过渡。
1996年,组建企业调查队,负责对全国二、三产业各类企业的抽样调查。
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《统计法》修正案。
2010年设立中国统计开放日。公开统计数据生产过程,加大统计数据诠释力度,丰富数据发布内容和方式,统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。
2012年3月20日,国家统计局印发 《全国城乡住户调查一体化改革总体方案》。
2016年10月11日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八次会议,审议通过了《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》。要求遵循统计工作规律,完善统计法律法规,健全政绩考核机制,健全统一领导、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,健全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,强化监督问责,依纪依法惩处弄虚作假。
这为统计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,是做好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行动纲领,推动我国统计事业迈入新阶段。
党中央、国务院分别于2016年12月28日、2017年9月6日、2018年8月24日印发了《关于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的意见》、《统计违纪违法责任人处分处理建议办法》和《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、弄虚作假督察工作规定》。
(四)与时俱进 谱写新篇
2017东洲区第三次农业普查推进会议。
2018年东洲区第四次经济普查动员会。
2019年学习贯彻《统计法》培训会议。
2020年东洲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“两员”培训会。
学党史,才能知兴替;知党史,才能行致远。东洲区统计局学党史、悟思想、办实事、开新局,紧紧围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这一根本目标,以史为鉴,向史而新,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,强化为国统计、为民调查的使命和作为,如实记录、认真核算、反复核实每一笔数据,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靠,把深入调研,调查研究的统计态度贯彻始终,统计服务,永远在路上;统计人,也永远在路上。
东洲区统计局